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1年2月23日在運城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運城市人民政府市長 儲祥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2020年是運城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面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力“六穩”“六保”“六新”,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優異答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7.9%,主要指標均列全省第一方陣。
一是全力應對疫情防控,堅決打贏“運城戰疫”。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省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市縣鄉村四級迅速行動,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強堡壘。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果斷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全力以赴救治患者,18天消除本土新發病例,28天實現19個病例清零。自覺服從大局,盡己所能為湖北提供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5批143人援鄂醫療隊員逆行出征,為全國抗疫作出了運城貢獻。在這場抗疫大考中,2.8萬名醫務工作者白衣為甲、舍生忘死,24萬名黨員干部義無反顧、沖鋒在前,廣大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堅守崗位、日夜奮戰,537萬河東兒女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每個人都是英雄,每個人都了不起。
二是全力夯實發展底盤,經濟持續回穩向好。保主體穩就業。出臺“中小企業發展15條”“金融幫扶19條”,落實助企紓困政策,開展“千人千企”幫扶,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為各類企業減稅降費54.4億元、減免電費1.5億元。新登記市場主體6.7萬戶,增長20.6%。出臺“穩就業18條”,實施“春風”“春雨”行動,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抓項目穩投資。堅持以“兩新一重”為重點,加強項目策劃包裝,爭取專項債券28.9億元,儲備新基建項目646個,總投資575.4億元。創新“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滾動實施“1311”重大工程項目,招引世界500強正威集團落戶河東,建龍130萬噸棒材、大運新能源乘用車等項目建成投產,垣曲抽水蓄能電站、中條山銅帶箔深加工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年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99個,總投資3797.4億元。擴內需促消費。制定推進服務業發展系列舉措,累計發放消費券兩億元,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銷售,促進商貿零售、餐飲、旅游等傳統消費持續回暖。疫情沒有阻擋運城發展的腳步,我們用3個月時間恢復了生產生活秩序,實現經濟穩步復蘇、穩中向好。
三是全力加快產業轉型,發展后勁蓬勃堅實。做大做強工業。圍繞“六新”突破,搶先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行“群長制”,培育十大主導產業集群,先進裝備制造、精品鋼、新材料、數字經濟等產業不斷壯大。推進“智創城”建設,成立7個產業技術聯盟,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8家。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7.9%。做特做優農業。新建高標準農田57.8萬畝,糧食產量達到28.2億公斤。落實“南果”戰略,果品出口到73個國家和地區,“運城蘋果”“運城面粉”“運城蔬菜”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有效提升?;泵?、杜仲、連翹、菊花等運城藥茶提質升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增加4個、總數達到31個。農產品精深加工五大產業集群扎實推進,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完成372.2億元、增長12.1%。做專做亮服務業。網絡消費持續增長,舉辦“好吃運城·e購河東”活動,拼多多運城優品館上線運營,芮城、夏縣榮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萬榮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4A級景區新增兩家、總數達13家,全部完成智慧化標準化建設。關帝廟景區體制改革順利完成。永濟榮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運城工藝美術館即將向市民開放。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快速發展。轉型發展在夯基壘臺中積厚成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邁出新步伐。
四是全力深化改革開放,動力活力持續釋放。銳意改革攻堅。開發區改革全面提速,“四至”范圍全部核定,出讓“標準地”1276.4畝,建設標準化廠房146萬平方米,儲備熟地5593畝。國資國企改革大刀闊斧,71戶企業脫鉤改制,78家國企完成公司制改革,40戶僵尸企業全部出清。“放管服效”改革持續深化,企業開辦實現“一天辦、零成本”,全程電子化登記比例達95%。事業單位、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等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效。注重開放引領。航空口岸正式開放獲得國務院批復。運城機場新航站樓主體竣工。累計與4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貿易往來,利用外資增長91.2%。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第31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第5屆果博會成功舉辦,運城良好對外形象進一步展現。強化創新驅動。舉全市之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落實“111”“1331”“136”創新工程,與華為、北理工等共建研發機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謀劃實施“卡脖子”技術攻關20項,中車永濟電機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F型三系雜交小麥技術世界領跑。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17件,位居全省前列。我們以改革激發活力,以開放塑造優勢,以創新驅動轉型,運城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五是全力推進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提質增效。涵養城市品質。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確立“一核三翼七支點”的新型城鎮化格局。規劃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18.7平方公里首開區建設全面啟動。開展中心城區大整治、大提升、大建設,實施“兩下兩進兩拆”,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周家坡整村拆遷完成,老舊小區和小街小巷改造步伐加快,整治提升道路17條30公里,創撤地設市20年之最,城市顏值更加靚麗。官道河生態修復、河東風情步行街有序推進,內澇積水得到有效治理。大縣城建設擴容提質,特色小鎮打造步伐加快。建設美麗鄉村。著力補齊鄉村建設短板,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新改建“四好農村路”2466.5公里。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堅,啟動49個連片示范片項目,建成2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清理垃圾94.8萬噸,改廁4.5萬座。我們就是要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民更向往。
六是全力補齊短板弱項,三大攻堅成果斐然。決戰完勝脫貧攻堅。扎實推進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易地搬遷,剩余722戶1790人全部脫貧,4117戶“兩類戶”基本解除致貧返貧風險,圓滿完成“交總賬”任務。為每個貧困村撥付產業發展資金10萬元,投放扶貧小額信貸6億元,脫貧致富后勁更加充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開展秋冬防,實行中心城區“煤改氣”“煤改電”運行補貼,壓減焦化產能任務全部完成,空氣綜合指數下降9.6%,PM2.5濃度下降6.6%,中心城區優良天數增加44天。全面取締黃河、汾河干流沿岸1公里內的污染企業,7個國考、4個省考斷面全部退出劣V類,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完成廢棄礦山修復治理5400余畝,造林綠化32.1萬畝,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強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有效化解永濟、臨猗等地企業擔保鏈問題,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七是全力增進民生福祉,社會事業整體加強。民生保障堅實有力。財政用于民生支出348.2億元,增長13.6%。“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覆蓋830個行政村。4個領軍臨床重點??坪?個公共衛生重點學科建設加快推進。市中心醫院入選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5%、98%以上。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50元??h級公辦養老機構實現全覆蓋。文教事業繁榮發展。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1所,認定普惠性幼兒園71所,高標準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改造123所。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成績顯著。運城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運城職業技術大學。交響樂《關公頌》亮相國家大劇院。20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檔升級順利完成。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三零”單位創建扎實推進,實現“三零”標準的村占45.6%、社區占33.2%、企事業單位占98%,全市信訪量、安全生產事故、刑事治安案件均同比下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眾評價排名全省第二。“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我們用心用情用力為民服務,14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運城人民美好生活的圖景更加燦爛!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59件、政協提案251件。我們直面矛盾開展“理舊賬”大起底,用行動踐行使命,用實干推動轉型,用奮斗書寫擔當,政府治理效能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邁上新臺階,軍民融合發展譜寫新篇章,第三次被評為國家級“雙擁模范城”。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0年,為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劃上了圓滿句號,為開啟“十四五”嶄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厥走^去五年,全市上下團結拼搏、砥礪奮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運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五年來,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架梁立柱、拔節起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五個百億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90億元,年均增長9.8%。4家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山西建龍突破500億元大關。五年來,我們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中轉換動能、培育優勢,轉型發展態勢強勁。省級開發區數量由5個達到12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9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達9.4%。五年來,我們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中統籌協調、內外兼修,城鄉發展一體推進。城鎮化率達到51.24 %。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展到123平方公里。供熱、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打造美麗宜居示范村1088個。所有建制村通路通車。五年來,我們在增進百姓福祉中回應關切、聚力攻堅,民生事業不斷改善。民生支出年均增長8.3%,每年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36.1%、48.5%。5個貧困縣如期摘帽,5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4.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各位代表,五年的奮斗歷程充滿艱辛,發展成就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駐運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運城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需進一步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占比較低,創新驅動力不足,轉型任務依然繁重;對外開放的層次水平不高,區位優勢還沒有轉化成要素集聚優勢;環境容量有限,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壓力很大;公共服務供給欠賬較多,民生領域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一些政府系統干部工作標準不高,服務意識、擔當精神、專業素質有待加強。對此,我們一定直面問題,采取更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成績是昨天的句號,奮斗是永恒的主題。征途漫漫,惟有拼搏,我們要重整行裝再出發!
二、“十四五”時期總體要求和工作遵循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市厚植優勢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運城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央及省委精神,按照市委的《建議》要求,市政府編制了《運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查?!毒V要(草案)》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了今后五年運城的發展定位、戰略布局和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推動高質量發展、高速度跨越、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堅定地朝著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邁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全國、全省一樣,運城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既要看到,在國內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大背景下,由于受思想觀念、發展底子、人才匱乏等因素制約,我市在區域競爭中尚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更要看到,我市正面臨著國家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一輪中部崛起、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等重大戰略縱深推進帶來的機遇,面臨著5G、大數據、智能終端、物聯網等新科技革命加速突破帶來的機遇,面臨著區位交通、自然稟賦、產業基礎等比較優勢更加凸顯帶來的機遇。未來五年,經濟發展迎來“新風口”,我們既要“趕考”,也要“補考”,既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也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遙遠不遠、未來已來,其時已至、其勢已興。這個“時”與“勢”,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跟上,決不能讓運城在我們手中輸在未來發展的起跑線上,這是我們必須擔負的歷史責任!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圍繞打造現代農業強市、新興產業強市、知名旅游強市,構建創新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以創建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強建優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積極構建全國新發展格局關鍵環節城市為牽引,用好“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奮力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書寫運城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綱要》圍繞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運城這一遠景目標,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一是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經濟總量在2019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100億元左右,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300戶以上、增加值1100億元左右,二產占比為50%左右,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二是創新發展形成新優勢。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持續增加,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真正確立。三是協調發展構筑新高地。城市綜合承載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縮小。四是綠色運城展現新面貌。主要河湖水系生態保護修復與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五是開放發展激發新活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合作領域持續拓寬,陸港經濟、通道經濟、樞紐經濟加快構建。六是共享發展書寫新篇章。人的全面發展得到更加有效保障,人均GDP接近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七是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
實施“十四五”規劃,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我們要把握好“六個互促共進”。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速度崛起互促共進。運城要在新發展階段開好局、起好步,必須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環,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二是推動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互促共進。需求和供給是實現產業升級的原動力,我們必須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切實發揮需求側“穩定器”功能,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經濟發展整體效能。三是推動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互促共進。營商環境是核心競爭力,發展的比拼,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營商環境的比拼。我市的經濟增長必須靠項目作支撐,通過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使運城真正成為“商家必爭之地”。四是推動對內統籌和對外開放互促共進。我市作為內陸欠發達地區,必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大力促進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攥起來是“鐵拳”、伸開來是“鐵掌”,“攻山頭”“炸堡壘”,開辟突圍的新天地。五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互促共進。創新是企業爬坡過坎、培育壯大的根本,也是運城的短板,必須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像拼命,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做到今天靠創新“起家”、明天靠創新“發家”,努力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六是推動加快發展和安全穩定互促共進。發展和安全是事關運城現代化建設的兩件大事,必須把安全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既要警惕“黑天鵝”,也要防范“灰犀牛”,切實把運城的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實現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
各位代表,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是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是我們肩負的光榮使命。只要我們勇立潮頭、順應大勢,深刻洞察國家宏觀政策取向,敏銳應對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統籌處理好抓當前與謀長遠、增后勁,抓速度與調結構、促轉型,抓經濟與保生態、惠民生等重大關系,就一定能夠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在新格局中創造新優勢,把“十四五”規劃的美好愿景變成火熱實踐的磅礴圖景!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我們有幸懷著幾代人的夢想,迎接建黨百年華誕,并開啟“十四五”奮斗歷程。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和10.5%,并力爭取得更好成績。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各項約束性指標不折不扣完成省下達任務。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
?。ㄒ唬┤Υ蛟?ldquo;三個強市”,促進優勢產業協同發力
“三個強市”是省委對運城發展的戰略定位。打造現代農業強市。著眼于精細化、特色化、功能化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標準化生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黃汾百萬畝糧食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50萬畝以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確保糧食面積和產量只增不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以萬榮、臨猗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為引領,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完成16萬畝老果園改造提升,打造10萬畝果業標準化基地和3萬畝藥茶原料基地。全面推廣農業保險。突出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五大產業集群,招引龍頭企業,開發功能食品、休閑食品,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實現“糧店”變“糧廠”、“原果”變“原料”。支持聞喜牧原肉食品加工、絳縣東方希望生豬養殖、萬榮溫氏養殖等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分別達到60家、300家,銷售收入突破400億元。加快科技興農步伐。集中資源攻關F型雜交小麥核心技術。發揮“農業科學合作研究院”科研引領作用,注重優質品種繁育引進推廣,打造現代種業“一核心五基地”,確保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提高農民科學種養殖技術,培育高素質農民6000人以上,開展職業農民培訓10萬人次。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用好果業出口平臺。積極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設立覆蓋省會城市和有關大城市的直銷網點,讓“運城蘋果”“運城面粉”“運城蔬菜”等優質農產品占領更多老百姓餐桌。
打造新興產業強市。著眼于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在全面建設十大主導產業集群基礎上,重點打造“合(和)汽(氣)生材(財)”新興產業地標。“合”就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物聯網建設和企業上云用云步伐,幫助更多企業“騰云駕物(霧)”。全年竣工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00個,培育20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汽”就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揮大運新能源汽車龍頭帶動作用,吸引關聯企業集聚,加大車聯網研發力度,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生”就是生物醫藥大健康。圍繞建設晉南新特藥基地,支持龍頭企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發展專利仿制藥和新藥創制,帶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材”就是新材料。重點發展特種鋼、鋁鎂合金、銅合金及稀土材料,加快向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裝備、軍工等高端領域延伸。同時,大力發展特色輕工業,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全年新創辦小微企業1萬戶,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0家、“小巨人”企業5家以上,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50家以上,新增營業收入20億元以上企業2-3家,確保百億元以上企業保持在4-5家。
打造知名旅游強市。著眼于融合化、品牌化、全域化發展,堅持保護和開發并重,讓灑落在河東大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綻放耀眼光彩。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支持芮城通過國家驗收,鹽湖、夏縣、萬榮等縣(區)通過省級驗收。打造知名文旅品牌。擦亮“關公、鹽湖、黃河”三大金字招牌,搶抓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再建成196公里。實施關公文化產業園、河津龍門景區、平陸茅津古渡等29個文旅產業項目,打造28個名人展館、典故展館,推進“黃河人家”、鄉村旅游示范村、康養小鎮建設。新建一批A級景點、旅游度假區和特色民俗酒店,加快推進關帝廟、五老峰創建5A級景區。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做好重要遺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研究,加大永樂宮壁畫等文物修繕保護力度,建立國寶級文物特殊保護機制。提升文旅服務層級。大力發展智慧旅游,實現智慧景區智能服務。扶持絳州澄泥硯、夏縣青銅鑄造、稷山螺鈿漆器等企業開發更多適應市場需求、傳承河東風韻的文創產品。加大宣傳推介,辦好關公文化旅游節、舜帝德孝文化節、池鹽文化節等活動,拓寬旅游客源,叫響“游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
?。ǘ┤嫿?ldquo;三個高地”,促進資源要素聚合裂變
“三個高地”是省委賦予運城的重大使命。構建創新高地。堅持把創新放在轉型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建好一個核心區。圍繞創建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加快鹽湖國家級高新區和智創城建設,力爭引進研究院所和高新產業等項目10個以上。壯大一批創新主體。新培育高科技領軍企業20家、總數達到4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突破40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搭建一流平臺載體。實施好“111”“1331”“136”等創新工程,支持大運建設新能源汽車集成與節能省級重點實驗室、銀光鎂業牽頭建設國家級鋁鎂合金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試基地達到20家。支持運城學院、運城職業技術大學等高校建設特色重點學科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4個學科和1個實驗室建設,打造領軍臨床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聚焦產業技術瓶頸,深化與清華、北理工、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好“三庫一榜”,力爭突破復合電極材料、5G通信材料等核心技術20項。支持國強高科加快工業機器人技術攻關。
構建人才高地。堅持引育并舉、以用為本,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流人才隊伍。抓好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引進,吸引一批學科帶頭人及工程技術人員來運創業創新。深化“運才興運”專項行動,促進更多人才回鄉、項目回歸、資源回流。加強本土人才培育,鼓勵在運高校、職校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培養轉型發展和生產一線急需適用人才。大力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運城成為各方英才追夢之處、筑夢之地、圓夢之城。
構建開放高地。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夯實平臺基礎。加快推進運城機場改擴建、臨猗黃河大橋、運城市會展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爭取芮城通用機場建成、萬榮通用機場開工,積極做好運三客專、陽運高速等項目前期。盡快實現航空口岸正式開放,力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早日獲批設立。深化區域合作。發揮產業招商專班和駐外聯絡部作用,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辦好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五屆輪值大會,推進次區域縣(市)間融合發展。擴大對外貿易。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提高企業自營出口能力,壯大農產品及高端機電裝備等優勢產業出口規模,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0家以上。
?。ㄈ┤ν苿?ldquo;雙輪驅動”,促進需求潛力充分釋放
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兩大主引擎。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堅持項目為王,科學安排政府投資,充分調動民間投資,使投資的拉動作用發揮到最大。優化投資結構。重點圍繞“六新”“兩新一重”,加強項目包裝,實施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力爭完成項目簽約額300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投資額930億元,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率達到60%以上。提高投資效益。緊盯“1311”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正威新材料、華兆東南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稷山梅山湖石墨電極、河津華輝杰高效活性炭等項目建設。推進永濟藍科途鋰電池隔膜、臨猗豪鋼鍛造煤機配件、聞喜潤泰工業固廢利用等項目竣工投產。強化投資服務。落實好省、市項目推進機制,有效縮短建設周期。用好“南果貸”、轉型發展基金和文旅發展基金,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實現標準地常態化出讓,建成標準化廠房143萬平方米,讓投資企業“拎包入住”。
促進消費回暖升級。深入挖掘消費潛力,優化消費結構,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擴大城市消費。鼓勵大中型商業綜合體、商超連鎖發展,推進吾悅廣場、紅星美凱龍等項目建設,構建15分鐘商圈。著力打造河東風情街、南薰坊等高品質步行街,構筑消費新引擎。大力支持縣域精品街區申報山西省特色商業街。釋放鄉村消費。鼓勵大型商貿企業在鄉鎮布點,加強農村電商扶持力度,引導商貿企業與京東、阿里等知名電商深度融合。每個縣打造1個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爭取培育1-2個省級電商強縣和10個以上電商強鎮。激活重點領域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消費信貸,正確引導運材運用、運用運材。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對新能源汽車及我市整車生產的汽車進行補貼。出臺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支持家電綠色化智能化更新換代。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面,支持職工住房消費。持續打造“好吃運城”品牌,在太原等地組織農特產品展銷會。支持“三晉老字號”“中華老字號”企業開拓全省全國市場。
?。ㄋ模┤嵤?ldquo;兩大行動”,促進城鄉發展協調融合
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的雙重任務。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城市品質和品位。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重點抓好“六大工程”:一是環境整治工程,深入開展“兩下兩進兩拆”專項整治,美化建筑立面,改善城中村、城鄉接合部整體環境,逐步解決遺留爛尾問題;二是路網暢通工程,統籌快速路、主干路、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加快禹都大道、學苑路、槐東路、大禹街等道路建設;三是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做好圣惠新區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康杰中學家屬院、中心醫院家屬院等96個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四是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完善排水防澇設施,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西污水處理二廠建設,逐步破解城市內澇難題;五是智慧城市建設工程,加快推動市縣城區5G網絡全覆蓋,用好“一平臺十應用”,推進城市智慧化管理;六是文明城市建設工程,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加強城市文脈保護,喚醒“老運城”歷史記憶。增強縣域綜合承載能力。發揮縣城支點吸納作用,完善公共場館、路網改造、集中供熱、垃圾污水處理等短板弱項,布局一批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依托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引導縣域人口向縣城集聚,加快就地城鎮化。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在城鄉基礎設施的協調性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均等化上鉚足勁、做足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抓好特色小鎮建設。穩妥推進鄉鎮撤并、撤鄉改鎮,推動基礎設施向城郊鄉村和規模較大中心鎮延展。挖掘小城鎮獨特元素,持續打造永濟水峪口古村、夏縣天沐溫泉小鎮等一批主導產業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功能疊加融合的特色小鎮,增強對農村的輻射帶動力。扎實推動接續發展。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做好返貧預警監測、產業就業扶持、基礎設施改善、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等工作,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軟硬件設施。加快補齊水、電、氣、網和物流等方面短板,完成434.8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及5.3萬戶改廁任務。加強自建房管理,確保規范安全。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結合“沿黃美麗鄉村示范帶”和“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走廊”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確定2個覆蓋10個村以上的集中連片示范片進行規劃建設,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加快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ㄎ澹┤τ煤?ldquo;關鍵一招”,促進系統改革走深走實
改革是破解難題的關鍵一招。深化能源革命。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運城行動,支持芮城開展“碳中和”示范前期研究。推進氫能、能源互聯網等新能源產業布局。創新電力交易機制,讓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享受每度0.3元電價。抓好能源互聯網試點市建設。深化開發區改革。推動相關行政職能再下放,實現“區內事、區內辦”。每個開發區至少建設1個省級科技孵化器或省級眾創空間,科研投入增長10%以上。深入開展“四比四看”活動,各開發區簽約項目開工率和“六新”項目占比均達到60%以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成市縣國企改革任務,力爭山西農藥廠和永濟紡織廠破產清算實現突破。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健全協同高效的監管機制。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國有經濟活力。深化要素配置改革。開展“批而未供”“閑置土地”處置專項行動,盤活存量用地,推進產業項目全部實行“標準地”供給。扶持15家“金種子”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爭取新環精密制造在新三板掛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知識產權示范企業30家以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續引深“一枚印章管審批”和“五減”專項行動,審批環節、時限、材料再壓縮30%以上。加快推行“一網通辦”和“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涉企事項全程網辦率達90%以上。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新設企業“一天辦結”,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0萬戶。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按照“緊日子、?;?、調結構、保戰略”要求,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推進金融服務改革綜合試點工作,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積極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防范系統性風險。打擊惡意逃廢債和非法集資行為,引導銀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縣鄉兩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開展“三塊地”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同時,扎實推進文化體制、景區景點、市縣轉型綜合配套等領域改革,確保按時間節點改革到位。
?。┤χ?ldquo;兩條底線”,促進經濟社會行穩致遠
綠色和安全是必須守住的兩條底線。筑牢綠色發展底線。踐行“兩山理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運城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加強污染防治。多措并舉打好“三大保衛戰”。推動集中供熱、平原地區清潔取暖全覆蓋,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和餐飲油煙排放專項整治,全力甩掉PM2.5濃度排名靠后的帽子,優良天數比例完成省考核目標。強化河湖長制,加大黃河、汾河、涑水河排污口整治,做好沿線農村污水收集治理,整治城鄉黑臭水體,確保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扎實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深入開展危廢專項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做好報廢汽車、廢鋼、廢鋁等回收工作,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力爭實現公共機構全覆蓋。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加強生態修復。大力開展綠滿運城行動,全面推行林長制,堅持綠化彩化財化相結合,加快黃河汾河沿岸、廢棄露天礦山綠化,完成植樹造林16.7萬畝、水土流失治理36.9萬畝。統籌做好“三河兩山三湖”生態修復治理,加快官道河、姚暹渠禹都段、鴨子池、干河生態整治,推動“運城南山新境市民廣場”建設,啟動實施南山裸露山體生態修復,還河東大地碧水清波和巍巍中條。
筑牢安全穩定底線。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運城。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壓實“四方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加強來(返)運重點人群閉環管理,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決守住運城陣地。健全公共衛生應急體系,高質量推進縣級疾控機構核酸檢測能力、專業流調隊伍建設,推行全民新冠疫苗接種。抓好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堅戰,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依法治理超限超載,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加強各類自然災害防治和極端氣候預測預警。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裝備配備,提高應急救援水平。統籌抓好食藥、能源、網絡等領域安全,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三零”單位創建,鞏固提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加快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強化信訪“控新治舊”,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切實把各類矛盾風險穩控在當地、化解在基層。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穩步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深化雙擁共建和軍民融合發展,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大力發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紅十字等事業。積極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防、氣象、地震、檔案、史志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ㄆ撸┤Υ蛟?ldquo;四個運城”,促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幸福、技能、健康、書香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打造幸福運城。推進社會保險法定群體全覆蓋,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再提高20元。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籌集租賃住房5000套,新開工棚戶區住房改造2463套。
打造技能運城。加快“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抓好重點人群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6萬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以上。鼓勵企業、院校及第三方機構開展技能水平評價,形成培訓鑒定一體化服務,技能人才數量占到勞動者總量30%以上。聚焦“一縣一業、一縣一品”,緊盯市場需求,拓展培訓領域,舉辦首屆創新創業技能大賽,擦亮“關鄉家嫂”“聞喜花饃”“永濟面食”等特色技能品牌,爭創全省全國樣板,帶動城鄉居民持續穩定增收。
打造健康運城。提高綜合醫院實力,發揮特色??苾瀯?,高水平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繼續實施鄉村醫生素質提升計劃。持續深化醫改,力爭基層就診率達到60%,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推進中心城區醫療機構合理布局和資源整合,加快市疾控中心遷建。發展康養產業,建設中醫藥強市。做好健康中國行動16項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展體育事業,推動全民健身。
打造書香運城。建設認定30所普惠性幼兒園,每個縣(市、區)新(改、擴)建1-2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全市建設改造80所寄宿制學校。優化城鄉中小學布局,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中心城區圣惠小學、第五幼兒園投入使用,啟動規劃十小建設。全面提升高中教學質量。推進公共圖書館進景區、進社區、進商場、進農村,打造無處不在的讀書角。繁榮文化事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各位代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今年,市政府將在全面承接、認真辦好省政府確定的11件民生實事基礎上,再增加4件:一是中心城區建設河東驛站10座;二是中心城區建設過街人行天橋3座;三是中心城區建設不少于5個高品質河東書房;四是實施2萬名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技能培訓。謀民生之利,解群眾之憂,是政府職責的根本所在。我們一定竭盡全力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全力讓老百姓的笑容成為運城最美的風景!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和群眾勤勞之手“三手聯動”,夙夜在公、只爭朝夕,勤勉敬業、善作善成。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忠誠干事。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胸懷大局,牢牢把握“國之大者”,堅持底線思維,自覺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推動工作,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安排部署落到實處。
二是提升工作效能,奮發干事。全面深化“13710”工作制度,嚴格執行任務分工、督促檢查、情況通報、追究問責等閉環機制,推行項目化、清單式管理,做到“定必干、干必成、成必優”,實現“說了”到“做了”“開會研究了”到“問題解決了”之間零距離。完善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激發干事創業熱情,讓擔當盡責成為政府工作的底色。
三是提升法治觀念,依規干事。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和推動工作的水平。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后評價制度,嚴格規范政府重大事項決策行為。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誠懇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配合做好伍姓湖保護、機動車停車管理、建筑垃圾管理等地方性法規制定,并認真貫徹實施。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探索“綜合一次查”。強化審計監督,加強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是提升本領作風,過硬干事。樹立“以結果論英雄、以成事論水平”的鮮明導向,增強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努力成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里手。發揚“三牛”精神,堅持真干、苦干、實干,踐行“一線工作法”。堅定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以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藍圖已繪就,揚帆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咬定目標、凝心聚力,快馬加鞭、風雨兼程,加快譜寫高質量轉型發展新篇章,為運城明天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附注:
1.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四為”,指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四高”,指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準保護、高品質生活;“兩同步”,指到2020年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3.“六保”: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4.“六新”: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
5.“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6.“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7.“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8.“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一季一簽約、一季一開工、一季一觀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報。
9.“1311”重大工程項目:以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為牽引,聚焦先進制造業和新材料、現代農業、文化旅游三大優勢產業,重點推進牽引性強、戰略意義重大的100個產業轉型升級項目,重點推進帶動性強、示范意義重大的100個社會民生和基礎設施項目,促進全市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
10.“111”“1331”“136”創新工程:“111”工程指緊扣轉型發展需求,謀劃推進100項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建設10個左右重點實驗室、10個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產業化基地和10個省級制造業技術創新中心,“一企一策”培育100戶高科技領軍企業。“1331”工程是推動山西高等教育振興崛起的重要舉措。“1”,即始終圍繞立德樹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這一根本任務;“3”,即突出抓好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創新團隊三項建設;“3”,即全面加強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院)三大創新載體建設;“1”,即推動高校產出一批對國家和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標志性成果。“136”工程是山西打造國內有影響力重點??坪途C合醫院的重要舉措。“1”,即以提升全省醫療水平為主線;“3”,即建設一批省重點臨床醫學???、重點臨床醫學實驗室和重點臨床科研創新團隊;“6”,即建設區域臨床醫學、疑難重癥診療、急救體系協作、互聯網+國際醫療、前沿醫療技術、醫院管理評價“六大中心”。
11.“一核三翼七支點”新型城鎮化格局:即以中心城區為引領,加快推進鹽臨夏一體化,打造市域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區;河津、永濟、聞喜三縣(市)發揮產業強縣、人口大縣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成為全市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三翼;萬榮、稷山、新絳、絳縣、垣曲、平陸和芮城等挖掘潛在需求和發展空間,切實成為支撐全市新型城鎮化的七個重要支點。
12.“兩下兩進兩拆”:管線下地和廣告下墻,停車進庫進位,拆除違建和圍墻。
13.“四好農村路”: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14.“兩類戶”:脫貧監測戶、邊緣貧困戶。
15.“三零”單位:“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單位。
16.“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抓招商引資、抓市場主體培育、抓發展動能轉換、抓項目達產達效、抓人才智力支撐,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
17.“六最”營商環境: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
18.“一核心五基地”:以山西農大棉花所科技研發力量為核心組建運城市現代種業聯盟作為創新平臺,建設糧食、蔬菜、畜牧、水產和水果特色經濟林五大優勢種子(種苗)基地。
19.“三庫一榜”:科技創新項目庫、技術項目需求庫、科技成果供給庫,實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制”。
20.“一平臺十應用”:統一基礎設施暨運營平臺,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食藥、智慧城管、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水務、智慧應急十大基礎應用。
21.“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22.“四比四看”:比謀劃儲備看項目質量、比招商引資看簽約落地、比開工建設看工程進度、比服務水平看滿意指數。
23.“三塊地”改革: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24.“三大保衛戰”: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
25.“三河兩山三湖”:黃河運城段、汾河運城段、涑水河,中條山、峨嵋嶺,鹽湖、伍姓湖、圣天湖。
26.“四方責任”:屬地、部門、單位、家庭和個人責任。
27.2021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1件民生實事:一是實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二是為懷孕婦女提供免費產前篩查與診斷服務;三是為重點幫扶縣農村婦女免費提供“兩癌”檢查服務;四是實施5萬名殘疾預防重點干預和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五是將免費法律咨詢便民工程拓展延伸為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六是實施“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七是實施城鎮養老幸福工程;八是為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實施獎補;九是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十是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十一是建設200個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
28.河東驛站:是集如廁、休憩、WiFi、圖書閱覽、急救藥箱、食物加熱等功能于一體的免費便民服務場所。
29.“三牛”精神: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