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剛剛勝利閉幕,運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新征程就已啟航。
3月15日,運城幼師高專在其附屬幼兒園舉辦“全國‘雙減’改革實驗項目核心基地”掛牌儀式。“國字號”基地成功掛牌后,該校申報的課題《“雙減”背景下幼小閱讀銜接共同體建構研究》也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專項實驗課題正式實施,實現了該校在國家級課題申報立項上“零”的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推進高等教育創新,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這對我們學校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運城幼師高專黨委書記常江雷高興地說,“當然,這也再次證明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對的!路子對了,就要堅定不移走下去!”
常江雷認為,作為一所專門培養學前教育教師的??茖W校,運城幼師高專的奮斗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打造全國學前教育一流名校。“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全力以赴夯基壘臺、提升內涵”。
項目聚勢,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實干爭春早。走進運城幼師高專校園,只見校區北側和東南側已立起施工圍擋,圍擋背后是項目建設者踏春提速的忙碌背影。
“這里是學前教育綜合實訓樓建設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樁基施工作業。”運城幼師高專副校長景建軍告訴記者,該項目是全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也是學校未來實現“專升本”的支撐性工程。
說起該項目能夠迅速啟動實施,該校計財部部長黃江波歸納為“立足早字,爭得主動”。從項目謀劃到論證,再到審批,重點項目推進領導小組一直在和時間賽跑,想方設法打好提前量,確保了前期工作“不拖后腿”。今年2月底,項目如期開工。
“我們提早謀劃的實訓樓項目,彌補了生均教學行政用房不足的短板。按照國家對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驗收的標準來說,我們不但契合了相關要求,可能還會享受到達標獎勵的政策紅利。”黃江波說。
想在前,干在前,才能牢牢把握項目推進主動權。據介紹,該項目工期14個月,建成后,將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改善辦學條件,有力推動該校學前教育專業水平的大幅躍升。
如果說實訓樓項目實現了該?;?ldquo;量”的擴張,那么正在加緊謀劃的校園整體提升改造項目,則會讓校園環境實現“質”的飛躍。該項目共涉及教學樓、學生公寓樓衛生間改造,建筑室內消防、室外圍護結構改造,水、電、暖管網改造,餐廳、體育場維修改造等17項。目前現場踏勘、評估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已完成,后續工作正按計劃推進。
重大基建項目密集“上新”,得益于運城幼師高專緊密結合學校未來發展規劃,持續用好“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機制,積蓄了“硬實力”提質升級的強勁動能。
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的,還有系列“民心工程”。這些項目,繪就了宜學宜業的幸福“底色”。
由運城幼師高專工會牽頭打造的“教工驛站”即將投入使用,令許多教師特別是女教師津津樂道。與傳統的辦公室不同,這里更注重溫馨舒適、動靜分明:閱讀學習區為教職工提供了圖書和電腦等,滿足學習、教研等活動,生活區則配備了供教職工休閑娛樂的設施、用品。“備課教研、閱讀休閑有了新去處,在學校更有家的感覺!”工會主席、學生部負責人謝小輝如是說。
以師生為中心,還體現在該校去年對1100間學生公寓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升級。走進改造提升后的宿舍,組合式床桌椅、晾衣架、三色變光護眼燈等應配盡配,新設施、新環境盡顯“用心”。不少學生感慨:“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大學宿舍!”
“雙高”引領,跑出內涵式發展“加速度”
在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后,運城幼師高專黨委副書記、校長侯娟珍認為:“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滿足社會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都對幼兒教師的培養規模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我們的抓手就是推進‘雙高’計劃,以專業發展為引領、內涵建設為核心,努力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幼教人才。”
“雙高”計劃是著眼中國教育現代化實施的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2021年,在被確定為省級“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后,運城幼師高專結合山西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工程“1331工程”,開啟學前教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新征程。
“我校圍繞兒童服務領域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著力建設由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美術教育、音樂教育、舞蹈教育5個專業組成的學前教育專業群。”教務部部長張鋒利向記者展示了該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案。
這本130余頁將近8萬字的方案,詳細闡述了建設基礎、思路、目標、效益等內容。方案指出,該校對內促進專業協作、資源共享,對外強化“雙元”育人、產教融合,圍繞“高水平”,突出“高”特征——
資源整合共享度高。有機整合課程資源、教師資源與實訓資源,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效益最大化:引進學堂云等教學平臺,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改革;以“IEDU學前教育智慧實訓室”為樞紐,開展“校·園”一體化教學活動;建設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整合優秀師資力量進行教學資源共享。
產業對接吻合度高。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推動形成與附屬幼兒園合作的“‘校·園’一體化育人”、與示范幼兒園合作的“‘校·園’深度融合育人”以及“‘校·園’置換育人”“就業基地合作育人”4種合作育人機制,實現了專業與幼兒園對接、人才培養目標與幼兒園崗位需求對接的目標。
人才培養產出度高。遵循“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基本理念,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和實踐體驗。以學習效果為導向,對各專業教學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該校學生先后奪得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早期教育專業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賽項團體一等獎,累計在省級以上賽事中獲得一等獎近40次。
該校學前教育系主任陳福紅說,經過兩年建設,學校已經成為創新型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高地、高素質“雙師型”教師的培育基地、鄉村幼兒園提質增效的服務平臺、產教融合“校·園”合作的典型案例。“特別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快速推進的基本經驗被全國同類院校借鑒,起到了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韓國協成大學、濟南幼專、川北幼專、長治幼專等學校先后前來學習取經。”
“雙高”引領之下,運城幼師高專跑出了內涵式發展新速度。
在大力開展“五面紅旗”示范校創建過程中,該校堅持“黨建工作走在前,各項工作創一流”的工作目標,堅持以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三抓”為龍頭,以比品行重擔當、比能力重實干、比口碑重基層、比貢獻重業績“四比四重”為抓手,獲評2022年度全市首批“五面紅旗”示范單位。
此外,該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成功打造省級思政教育工作室培育項目1個、省級特色文化育人品牌4個、省級思政微課28門、省級優秀黨史微課6門;推出國家級、省級精品在線課程29門;與13個縣(市、區)簽訂省校合作育人協議,與全市228家幼兒園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基地,有效搭建產教融合育人平臺。
新征程,更出彩。常江雷表示:“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繼續強化龍頭專業、優化特色專業、做好新設專業,以專業建設助力內涵發展。同時,持續擦亮‘五面紅旗’示范單位品牌,鞏固拓展清廉學校創建成效,搶抓機遇,乘勢跨越,奮力打造全國學前教育一流名校。” (記者 付 炎 李丹鳳)